被遺忘的戰役 排灣族「牡丹社事件」



更新日期:2011/10/07 22:16



【巴魯/Mayaw】

1871年11月6日一場颱風讓琉球名為山原號的商船擱淺到台灣八瑤灣,也就是現今滿洲鄉九棚灣,66位琉球 人進入排灣族高士佛社領域,經過頭目阿祿古的觀察,隔天命族人帶領這66人來到高士佛社,族人奉上地 瓜粥與衣物招待,原本要在11月8日這天要送這琉球人到恆春,但因語言不同對彼此產生誤解,琉球人沿著竹社溪逃亡,後來琉球人因與排灣族人在石門的竹社溪與牡丹溪口對抗54人因而喪命,其餘12人隨漢人鄧天寶、楊友旺 、楊阿才逃至車城,之後被送到福建福州的琉球館,史稱琉球事件。

基本上琉球當時屬獨立國家,日本卻派外務卿"副島種臣"向清朝政府談判,拿出被害者中有四位屬日本小田縣漁民 的證據,並追問「貴國既然已知撫卹琉球民,為何不懲辦」清朝談判代表"毛昶熙"竟回應「排灣族為我化外之民, 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也就因為這句話成為日本向排灣族人出兵的理由。

1874年5月8日,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於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登陸集結。到了5月22日差派陸軍中校佐久間左馬太率領日軍150人進抵石門村5月25日開始與高士佛社及女乃社排灣族人交戰,最後日軍兵分三路牡丹棄守,支援線截斷,情勢逆轉,牡丹社頭目阿祿古父子戰敗身亡。

當時日本在1874年的7月正式終結牡丹社戰役,不過清朝政府視情況嚴重,1874年9月22日與日本簽定中日北京專約,賠款日本,日本軍隊才離開台灣,牡丹戰役成了台灣第一件國與國甚至是原住民族對抗日本的戰役,直到 2009年5月30日年琉球人與排灣族人共同在石門古戰場舉辦了一場愛與和平的和解儀式。提倡和平,排灣族後代的子孫也在古戰場設立了文史館。

古戰場的兩座山相隔137年仍然沒有改變,除了文史館的設立,牡丹鄉也大力推展古戰場觀光,並且還訓練近四十位的解說員透過以解說的方式還原過去先祖並非是喜好殺人的野蠻人,要還原的不只有事件始末,後代子孫要求國民政府竄改的碑文要改回來。

牡丹社長老古英勇表示祖先曾留下了一句,先祖的人頭落地災難就此平息,事件之後雖然又遇到了1895年日本的殖民統治,與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的治理,但牡丹社再也沒有任何戰事發生,子孫們認為先祖的文化沒有因此而滅亡,後代們要用先祖阿祿古‧卡夫隆岸頭目的故事,延續排灣族戰士守衛家園的精神。




本文章轉載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1007/79/304ma.html
YAHOO奇摩



到YAHOO奇摩購物中心逛逛^^
Nikon D5100+18-55mm VR全能國民機(公司貨)Nikon D5100+18-55mm VR全能國民機(公司貨)

到YAHOO奇摩購物中心逛逛^^

lenovo idaeapad G470 59-068157 2代Core i 14吋筆電lenovo idaeapad G470 59-068157 2代Core i 14吋筆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追新聞 的頭像
    追新聞

    網路新聞

    追新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